首页 总领馆动态 公共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总领馆信息 总领馆工作 领事服务 通知通告
百年变局、中国发展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律桂军总领事在筑紫女学园大学的演讲
2022-07-26 13:43

7月22日,律桂军总领事应邀赴筑紫女学园大学演讲,该校校长中川正法及师生130余人参加。律总领事以“百年变局、中国发展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为题,阐述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的重要成果及重大意义,分别就百年变局与中日关系的使命、中国发展与中日关系的机遇进行了阐释与展望。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各界不少人都在思考如何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与岸田首相通电话,就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重要契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明确了双方努力的目标。落实这一共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对当代青年乃至下一代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成果受到更多的关注。
政治上,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就如何处理历史、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确定原则,构成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也确定了两国关系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经济上,中日共同发展。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对华进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比均超过20%。2021年,双边贸易额增加到3714亿美元,再创新高,预计超过日本的第二到第四个贸易伙伴对日贸易的总和。3万多家日企在华投资兴业,每年在华营收高达5000亿美元。两国还缔结了250多对友好省县和友城城市,人员往来增加到疫情前的1200万人次,中国大陆居民访日人数接近1000万人,占访日外国人总数30%和消费的36.8%以上。
文化上,中日共同繁荣。50年来,两国文化交流日益繁盛,在文学、艺术、电影、戏剧、动漫、宗教等多领域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增强了连绵两千年的文化纽带,也丰富了现代两国民众的文化生活。
安全上,中日共享50年和平。50年来,安全互信不足虽是短板,但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日间的对立与战争,开启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年来,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中日关系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双边范畴,日益具有地区和世界性影响。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二、世界百年变局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下,全球和地区层面,面临五大危机和挑战。
第一,新冠疫情。疫情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数据,世界上已有5亿4547万多人感染,死亡病例超633万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新冠疫情,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第二,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危机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有关事态再次表明,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国际社会最应珍惜的财富。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
第三,气候变化。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第四,经济下行。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经济制裁等相互作用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显著上升。相关主要经济体急剧加息,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世界银行在6月7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中,预测2022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率降至2.9%,明显低于2021年的5.7%。
第五,新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和亚太。冷战结束30年后,个别大国重拾冷战思维,图谋搞亚太版的北约,全球化的北约,以意识形态来划线,打造各种军事的、经济的小圈子,挑动政治对抗,热衷脱钩筑墙,制造阵营对立,试图发起一场新冷战,在搞乱了欧洲之后,企图在搞乱亚洲,搞乱全世界。世界和亚太再次面临分裂和对抗的风险。
正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正能量仍占主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趋势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和亚洲一体化大势不可逆转,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不可逆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逆转。
在此大背景下,中日两国作为友好近邻,应重温邦交正常化的初心,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差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牢牢把握中日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双方应该从两国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共同反对新冷战,开展大交流,就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抗击新冠疫情、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亚洲一体进程加强合作,为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注入正能量。
三、中国发展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面对百年变局,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中国发展现状如何?新时代中日合作面临什么机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两大奇迹”
去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摆脱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被侵略、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并在建党百年之际,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具体而言,“两大奇迹”表现在:
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经济份额不断下降。据估算,从1840年到1950年,中国GDP从世界总量的1/3下降到了1/20。194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国民总收入按当年汇率折合239亿美元,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44.26美元,是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1/20、英国的1/11、法国的1/6。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极端落后的工业基础,毛泽东主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间,GDP增长了1496倍,人均GDP增长了608.8倍。改革开放40多年间,GDP增长了278.35倍,人均GDP增长了189.65倍,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高达30%左右。
二是社会长期稳定。中国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以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成功应对了各种风险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成功应对了世界和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使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人类脱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取得两大奇迹的过程中,为日本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日本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积极支持。日本是向中国提供官方资金合作最多的国家。1979年以来近四十年间,日本向中国提供以日元贷款为主、包括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的政府开发援助,总额约3.6万亿日元,广泛用于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建设以及环保、医疗、教育、绿化、扶贫等社会领域。对此,我们表示感谢,也不会忘记。
(二)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中日合作新机遇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们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此将分两步走,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年至2025年)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今后中国的发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将给中日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第一,从量上看。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完全有可能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将显著扩大,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第二,从质上看。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今后将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三,从发展格局上看。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第四,从产业链和供应链来看。中国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第五,从共同富裕来看。中国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我们将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六,从生态文明来看。中国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七,从科技进步来看。中国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八,从对外开放来看。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中日两国、中国与九州之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高度互补,发展过程中互相成就。实现2035年目标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将给日本带来更多利好,新时代的中日合作面临更多机遇。
第一、市场机遇。中国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将为世界经济提供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且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中国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将源源不断地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为日本经济界参与对华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机遇。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疫情困难时期,中国向世界各国持续输送大量防疫物资,展现了在全球经济的压舱石作用。伴随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将逐步实现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将涌现更多新兴产业链。日本在产业链上具有独特优势和上游优势,在供应链上与中国深度融合,在中国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过程中,中日加强“链合作”,不但将增强两国各自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将促进东亚的稳定发展。
第三、创新合作机遇。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日本企业可利用中国的优惠政策、优秀人才和市场数据等资源,通过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的共同研发和共同进步。
第四、环保合作机遇。中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并提出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本是先进的环保国家,也提出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共同的目标和挑战,中日两国进一步开展环保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第五、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中国将继续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框架内,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年初正式生效,中日在东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又迎来新的机遇,拥有更多有利条件。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未来。我们衷心希望,在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在座的各位能进一步认识到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开放、共赢的发展,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贡献力量。

律总领事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