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
NO.12
目录
中国-以色列将加强农业研究发展与创新合作
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启动
王伟中副部长出席澳门国际环保合作活动
中国技术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研究人员利用光镊技术捕获细胞
天津率先实现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
中国研制开发出首台50吨变频船用起重机
湖北开发出工业废水处理新工艺
中国-匈牙利加强科技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苏州国家纳米国际创新园
中国-以色列将加强农业研究发展与创新合作
2013年5月8日,万钢部长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的会谈,会后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
会谈中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要深化科技合作,通过共建产业园区、技术转移中心等方式,实现两国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对接;做大做强农业合作。中方将借鉴以方在农产品选育、畜牧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节水和耐旱作物领域的合作。
内塔尼亚胡表示,以方愿积极参与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设,推动双方在科技创新、节水、农业、畜牧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会后,万钢部长与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先生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以色列国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关于农业研究发展创新合作的协议》。
(来源:科技部,2013年5月16日)
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启动
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9日在北京启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科技部部长万钢、副部长王志刚等领导参加了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现场活动。
2013年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新 美好生活”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各地各组织开展大型科普博览、网络科技周、科技列车湘西行、千家院校面向公众开放、万名科学使者走进校园、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介等一系列活动。
据悉,于5月19至25日举办的北京大型科普博览活动,以“科普星光大道”为展示主线,安排了科技让国家更富强、科技让城市更美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普影院、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环球科普行等8个板块,包括450项科普展项、26项活动、40余部科教电影、500多种科普图书或音像制品等,展览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展览采用实物展品、仿真模型、视频图片、微博墙、科普邮局、体验活动等形式,强调趣味性和互动性。
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了12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7亿人次,成为社会影响广泛、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项重大科普活动。
国务院、北京市和科技部的领导参加5月19日在北京启动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大型科普活动。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王伟中副部长出席澳门国际环保合作活动
2013年3月21日,科技部王伟中副部长出席“2013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王伟中副部长在发言中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废物资源化、绿色建筑等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我国绿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王副部长表示,自2005年科技部与澳门科技委员会共同成立“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以来,双方在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特别是在2010年签署“内地与澳门节能及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研究意向书”后,双方环保科技合作进一步制度化。他希望内地与澳门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环保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本届展览以“可持续发展城市-迈向绿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厂商参展,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主持了展览亮灯仪式。
(来源:科技部,2013年5月8日)
中国技术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技术市场自1980年起步,技术交易额已经由最初的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437亿元。目前,中国已有技术交易机构近2万家,其中,技术交易所(中心、市场)200多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约40家。
2007年,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并于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目前,中国已认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76家。2011年,示范机构共促成技术转移项目47342项,成交金额1285.69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国际创新服务平台发展起来,为企业间技术交易和大学企业合作提供服务。例如,中国创新驿站服务网络(China Innovation Relay Network)于2010年建立,到2012年全国共83家站点,形成了主要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主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的服务体系。合作伙伴达到800多个。两年来,共整合共享创新资源信息8814条,每家站点年平均走访企业200家次,调研企业需求150项,开展协同合作24次,完成服务项目27项。
(来源:科技部,2013年5月20日)
中国“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近日,关于 “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的年度会议在海南省陵水举行,来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6家研究单位和20多家相关企业的约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与相关研究开发活动的团队汇报了2012年相关工作的进展与会专家就种质创新、育种技术、合作交流、课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袁隆平、朱英国、谢华安等3位院士出席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该项目是“十二五”期间由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农业研究开发重点项目,经过研究人员两年的工作,已经精细定位了6个与杂种优势相关的水稻基因,育成强优势杂交稻种新组合5个。其中名为“Y两优8188”的品种在湖南省溆浦县百亩示范田的平均产量达到917kg/亩(13.7吨/公顷);强优势杂交种新组合示范推广超过500余万亩。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科技专著1部、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4个、获得授权技术专利5项。
(来源:科技部,2013年5月8日)
中国研究人员利用光镊技术捕获细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网站还以《医学研究:用光清除被堵塞的血管》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
李银妹课题组利用光镊技术,首次对活体动物的体内细胞实现光学捕获。研究人员用光镊穿过小鼠耳朵真皮层,接着将光镊固定在血管中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细胞经过光阱时被逐渐减速,直到一个细胞停留在光阱中,光镊将细胞捕获,并实现了三维操控。这项研究表明,光镊可以直接深入到活体内,对细胞进行有效操控。
(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5月9日)
天津率先实现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大学合作开发了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的产品并投入生产。据了解,这是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领导的团队与富士康集团长期合作的结果。2000年,双方合作成立了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相继在碳纳米管基础研究和技术装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并获取授权专利107项。
该公司采用碳纳米管导电膜生产触控屏幕,产品的尺寸从1.52英寸至10英寸均已实现量产。目前已生产碳纳米管触控屏700万片,月产规模达到150万片。据介绍,与传统氧化铟锡膜(ITO)产品比较,富纳源创采用碳纳米管导电膜生产的触控屏幕有四大优势:一是原材料是碳,不用稀有金属铟,材料成本低;二是可挠曲、高抗弯折、耐敲击与刮擦;三是具导电异向性,可设计新原理触控屏幕,避免其他厂商专利诉讼;四是生产工艺简单、耗能低、污染低,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5月20日)
中国研制开发出首台50吨变频船用起重机
由无锡江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的中国首台50吨变频船用起重机,日前顺利通过法国船级社检验及正式出厂检验,标志着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据介绍,这台船用起重机起重能力为50吨,最大工作幅度为36米,起升速度最快达40米/分钟,回转速度最快达0.82转/分钟。由全变频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配备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可实现起升、回转、变频三动作满载全速同时进行,无需使用液压油。尤其是与液压驱动的起重机相比,该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耗电却节省20%,彻底消除了传统船用液压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油、爆裂等事故隐患。
无锡江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内河、海洋船舶、海洋石油平台甲板机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由于多年来重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有效推进了企业创新和国际化的进程。目前,公司生产的液压起重机、克令吊、液压锚机以及各类特种船用甲板机械等设备,分别出口到希腊、挪威、日本等地,公司已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
(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5月13日)
湖北开发出工业废水处理新工艺
据报道,一套由湖北富邦科技公司开发、可处理含磷工业废水并可生产缓释微肥的工业试验装置在湖北投入运转。5月8日,这项“利用含磷工业废水生产缓释微肥新工艺”通过了专家鉴定。
湖北富邦科技董事长王仁宗介绍,该公司2008年立项研究废水处理技术,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开发了“含磷工业废水处理及生产缓释微肥新工艺”。这一新工艺,经过预处理、化学结晶处理和膜处理等步骤,可有效处理磷肥企业排放的高浓度含磷废水、电镀行业含重金属的废水、养殖场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使之达标后排放。
王解释说,当地企业处理一吨含磷废水需支付60元。运用这一新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后,还可以生产缓释微肥出售,共产生80元的综合经济效益。按照当地企业每天排放300吨废水计算,每天处理这些废水可新增效益2.4万元。
(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5月12日)
中国-匈牙利加强科技合作
2013年4月23日,中国-匈牙利科技合作委员会第6届例会在北京举行。委员会中方主席、科技部秘书长李萌和委员会匈方主席、匈牙利国家创新署代理署长拉斯洛·克拉尼共同主持召开了本届例会。
会上,双方相互介绍了两国的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情况及国际合作的有关情况,讨论并通过了新的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双方还就进一步推动两国在信息通讯、健康医学、生物、纳米技术、能源、环保和农业等优先领域加强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交换了意见。
会后,双方签署了例会议定书。根据议定书的规定,共有36个项目列入本届例会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主要涉及农业、生物、材料、物理、环境、机械等领域。
出席例会的还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马林英副司长、匈牙利驻华大使库绍伊·山多尔先生(Sándor Kusai)、匈牙利国家创新署国际事务司司长奥迪可·卡瓦科斯女士(KOVáCS Ildikó)和匈牙利外交部文化科技外交司高级专员伊斯特万·曼伊先生(MáNYI István)等相关代表。
出现中国-匈牙利科技合作委员会第6届例会的代表合影
( 来源:科技部, 2013年5月7日)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苏州国家纳米国际创新园
苏州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是在2007年由科技部、商务部与江苏省共建,苏州工业园区承建,以发展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为重点,以国际合作为特色的研发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创新园区。截至目前,园内集聚了相关纳米技术企业约130家,各类纳米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超过2000人,产值超千万的企业已达17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超过9.5亿元,注册资金超千万的企业超过16家,2010年产值38亿元。园区纳米技术高端人才成为产业核心力量,集聚了包括3名院士、15名千人计划、18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7名江苏省“双创”、21名姑苏领军、87名园区领军,以及多位973、863首席专家、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在内的高端人才梯队。
未来,创新园将以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微纳制造和纳米节能环保等五大主要领域为重点,努力推进纳米技术领域的创新及产业化工作。未来5年内,园区将投入200亿元,努力扶持纳米创新园区和纳米技术产业的发展。
网址:http://www.sipac.gov.cn/
联系人:张东驰
联系电话:+86-512-66680908
联系邮箱:yujq@sipac.gov.cn
东盟科技园(开发区)培训班 |
2013年9月 |
中国 北京 |
工作语言:英语 |
培训目的:
与东盟国家共享中国科技园(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促进中国和东盟在科技园(开发区)领域的交流合作。 |
承办单位: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东配楼二层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人:张东,余竞沄
电 话:86-10-82000975 ext 302/311
传 真:86-10-82000980
电子信箱:zhangdong@gei.com.cn |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国际培训班 |
2013年9月 |
中国 北京 |
工作语言:英语 |
培训目的:
系统介绍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设计和农村科技创业政策体系,以及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运行管理机制;帮助其它发展中国家深入理解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对促进科技成果向农村转移、向农业转化的重大作用;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等相关经验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促进全球减贫目标实现。 |
承办单位: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577室
邮政编码:100045
联系人:张富
电 话:86-10-68516510
传 真:86-10-68516510
电子信箱:68516510@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