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新闻
2014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在讲话结束时,他专门提及发生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一段佳话: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执着奋斗,演绎了出彩人生,也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花”餐厅门口,穆罕奈德在门口迎接顾客的到来。因习主席在中阿论坛上的讲话提及穆罕奈德和他的餐厅,不少中外顾客慕名而来
义乌,一座“买全球、卖全球”的中国县级市。每年,超过50万人次的境外客商前来拥有180多万种商品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则常驻于此,置身于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熙来攘往中。
从义乌国际商贸城出发向南经两个路口,即能抵达约旦商人穆罕奈德2018年新开的贝迪餐厅,这里供应着地道的阿拉伯美食,也见证着“一带一路”沿线正在发生的“共赢”故事。
“‘贝迪’的中文译名就是‘我家’,我希望任何人来‘我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就能把各种麻烦事处理好。”在义乌生活近20年的穆罕奈德说。作为最早扎根在义乌创业的约旦人,穆罕奈德一直在朋友圈中发挥出“中国女婿”的作用,无意间成了中外“友谊使者”和“麻烦调停者”。
经常有外商找到穆罕奈德,希望他帮忙调解不同国籍间商人的经济纠纷。2014年6月底,由于他丰富的“涉外案调解经验”,他受聘于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了一名外籍人民调解员。一批与穆罕奈德类似的外籍人士在义乌当地还被亲切地称为外国“老娘舅”。
义乌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他们这些外籍人士的意见。2015年,穆罕奈德的几个外国朋友无意中谈到,每次出门都要随身带着护照,一旦丢后补办就会非常麻烦。穆罕奈德等人向义乌政府提出这个问题后,不到一年,义乌面向常驻的境外人士推出了“商友卡”,在义乌行政管理领域可以替代护照,持卡的境外人员在基本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享受与义乌市民同等的待遇。
穆罕奈德说,自己事业的发展还与近年义乌政府为外籍人士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密切相关。“义乌政府不‘小气’,你遇到了什么事,政府就会帮助你。隔段时间,政府就请各国商会负责人开会,问问最近遇到的麻烦。我们提过的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现在都解决了。”政府越来越注重提高外商们在义乌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义乌的几个主要医院渐渐专门配上翻译,方便外商们就医。
在贝迪餐厅,穆罕奈德特意设计了“一带一路”宣传墙以便让更多客商了解。“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穆罕奈德说。
“我非常热爱中国,热爱我的第二故乡义乌,如习主席所说:我把根扎在了中国。”
2014年6月6日,穆罕奈德和妻子刘芳(右一)、12岁的儿子刘飞翔(右二)、9岁的儿子刘义在自己经营的“花”餐厅前
|